許多人會疑惑:「我以前吃這些都沒事,為什麼現在過敏?」
其實,不是食物變了,而是你的身體變了。
慢性食物過敏多半不是先天體質,而是後天環境與免疫系統失衡所致。
現代人長期暴露於重金屬、農藥殘留、食品添加物、水污染、抗生素與止痛藥等環境壓力下,導致體內自由基增加、氧化壓力升高、免疫功能失調。
當腸道上皮細胞受損,腸黏膜的通透性增加(腸漏症),未完全消化的食物分子就會滲入血液,誘發免疫系統反應並產生抗體。這些抗體會錯誤攻擊與食物結構相似的身體組織,進而引發各種慢性疾病。
過去在傳統醫學中,即使患者接受完整檢查(血球、免疫抗體、甲狀腺、肝功能、寄生蟲等),也常被告知:「找不到確切原因」。
教科書上甚至指出,一半以上的慢性蕁麻疹或過敏性疾病找不出病因。
臨床上常見的處理方式仍是使用 抗組織胺、類固醇或免疫抑制劑,暫時壓制症狀,但無法改變根本免疫失衡的問題。患者往往只能「等待奇蹟發生」。
如今,功能醫學已能提供更完善的診斷與治療策略。
透過 「慢性食物過敏原檢測(IgG)」,可了解免疫系統對哪些食物產生過多抗體,並據此設計個人化的飲食與營養調整方案。
在必要時,醫師會進一步檢測體內 重金屬蓄積量,因重金屬可能是免疫失衡與腸道受損的關鍵因素。
若檢測結果顯示偏高,則可搭配 螯合治療 排除重金屬,幫助免疫系統恢復穩定。
透過找出原因、修復腸道、調整飲食與排毒,許多「治不好也死不了」的慢性病,終於能獲得明顯改善。
一般常見的過敏症狀或身體疑似有發炎現象的人,皆可以考慮檢測過敏原~
● 呼吸道:氣喘、過敏性鼻炎、流鼻涕、鼻塞、打噴嚏
● 皮膚: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皮膚搔癢
● 腸胃道:噁心、嘔吐、腹瀉
● 其他:慢性疲勞、偶發偏頭痛、肌肉關節常感到莫名酸疼等曖昧不明的症狀,也可透過檢測來評估是否與過敏原有關。
如何知道我們對哪些物質過敏或敏感呢? 其中一種方法就是偵測血液中是否含有會辨識過敏原的抗體 (IgE抗體、IgG抗體),這也是現今市面上過敏原檢測的最主要方式。
當我們的免疫系統把外來的物質(花粉、塵蟎、食物等)誤以為是有問題時,只要一看到這些物質,就會產生抗體 (IgE抗體、IgG抗體) 來啟動過敏/發炎等反應。
➤ 抽血驗過敏原之前,不須任何飲食忌口,維持日常生活方式即可。
➤ 抗體具有代謝週期,而免疫系統具有記憶性。如果曾經對某項食物會產生明顯或嚴重的過敏,但已經一陣子沒吃了,請主動告知醫生,以讓醫生能進行完整的評估與判讀。
➤ 如果正在服用會抑制免疫的相關藥物,請與醫師討論。
➤ 過敏原檢測並非基因檢測,無法預先知道您未來可能對何種品項會產生過敏/敏感。過敏原檢測目的是用來評估您當下於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接觸到過敏原,尤其是您不知道或不確定的過敏原品項。
不行喔~ 理想的過敏原管理,須結合過往的過敏經驗與當前的報告判讀。
➤抗體具有代謝週期。如果曾經吃某項食物後產生明顯或嚴重過敏現象,那麼之後可能會留意避免吃到或久久才吃一次。這種情況下,血液中的抗體會漸漸被代謝掉,因此報告當中會呈現陰性反應。這種情形容易發生在由IgE介導的急性過敏反應。
➤免疫系統具有記憶性。免疫系統畢竟紀錄了這項過敏資訊,所以即便因為久未接觸這項食物,抗體也代謝了。但免疫細胞依舊能立即判斷這項食物是過敏原,一旦看到過敏原,就會立刻拉警報產生抗體。
簡而言之,過敏原檢測是用來找出您所懷疑或不知道的過敏來源,或是揪出日常生活中可能引起身體急/慢性發炎風險的品項。
過敏原檢測的目的就是釐清自身的過敏/發炎反應是否與特定的過敏原有關,而博馨診所的過敏原檢測是用來排查日常生活中常見的 "環境過敏原” 和 "食物過敏原”。
然而引發過敏反應的因素很多,比如吃到不新鮮的食物、氣候變化、環境的溫溼度突然發生改變、空氣汙濁、有機溶劑過敏等,另外有些自體免疫疾病也與外來過敏原關聯較小。所以過敏/發炎症狀的誘發原因,需由專業的醫療人員進行整體性判斷。
➤ 過敏原檢測之品項,內容包含兩大類:
(1) 環境過敏原
(2) 食物過敏原
➤其中又依過敏發作速度與程度,可再區分為:
(1) 急性 (IgE; E) 過敏檢測:包含環境過敏原 + 食物過敏原
(2) 慢性 (IgG; G) 發炎檢測:包含食物過敏原
慢性食物過敏是許多慢性病的「幕後推手」。
透過功能醫學的完整檢測與個人化調理,我們可以重新建立腸道與免疫的平衡,減少不必要的藥物依賴,讓身體回到健康穩定的狀態。
預約諮詢/加入LINE好友
檢驗價格
註:常見問題來源參考:https://www.ebs.com.tw/tw/products/content/a1/過敏原檢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