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經精神疾病 -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自律神經系統參與調控身體各個大小器官的功能,也可以說是負責傳遞信息到各個器官的信差之一,正常的功能需要有自律神經來傳遞信息,當器官功能因疾病出現而異常,自律神經系統自然也傳遞出各種代償反應或毒性反應的訊息,引起包括容易緊張、容易焦慮、憂鬱、心悸、記憶力減退、注意力變差、睡眠障礙、疲倦、身體潮熱、頭暈、眼睛乾澀、肌肉僵硬、肩頸痠痛、手腳麻、耳鳴、胸悶、呼吸困難、胸痛、食慾不振、脹氣、便秘、腹瀉、鼻炎、皮膚過敏、蕁麻疹、頻尿、殘尿感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

自律神經失調的姑息治療
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呈現多樣化,症狀可能涵蓋心臟、腸胃、神經、過敏、婦產、泌尿、骨骼肌肉、耳鼻喉、眼睛、口腔等器官,因此常見到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在各科尋求名醫,一種症狀看一科,卻都檢查不出明顯異常,於是每科醫師各自開立一些對抗症狀的藥物,藥物越吃越多,卻沒有一個問題可以根本解決,最後,許多患者只好轉而求助精神科,只是,即使最終被精神科醫師診斷為「自律神經失調」,治療上卻脫離不了以「藥物」來對抗(抗憂鬱劑、抗焦慮劑、鎮靜安眠藥、抗精神藥物…),原本各科開出的藥物所對抗的是「器官症狀」,而精神科藥物所對抗的則是「感覺」。很多精神科醫師告訴患者使用精神藥物的目的是要「調整自律神經系統」或「讓自律神經休息」,其實,說穿了只是麻痺感覺,期待患者自癒。當神經傳導被部分地麻痺了,各種不舒服的感覺似乎可以暫時稍稍改善,但不幸的是,疾病的根源仍然存在,非旦無法自癒還會持續惡化。

自律神經失調的根除治療
要真正根除自律神經失調,一定要從源頭來治療。焦慮症、憂鬱症並非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此二者與自律神經失調一樣都只是疾病的症狀罷了;醫師們朗朗上口的「壓力」也不過是症狀的促發因子或惡化因子之一而已,不是原因。真正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的疾病源頭,是神經系統內長期累積的重金屬,當重金屬累積的量逐漸超過身體所能負荷,同時導致許多身體解毒所需的營養素消耗過度時,各種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便逐漸陸續地表現出來。因此,若未藉由專業排重金屬治療配合營養治療來恢復神經系統的功能,其他包括藥物對抗治療、物理治療、甚至另類療法都僅僅是姑息治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