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常常被慢性腸胃功能異常所困擾:經常胃脹氣引起腹痛、或是一天要排便好幾次、或是一吃東西就想上廁所;有的人以胃酸逆流為主,輕者喉嚨不適、聲音沙啞、或是咳嗽,重者心口灼熱,胸口像被腐蝕的感覺。患者若接受胃鏡檢查,後者還能發現食道有些發炎,但前者卻經常沒有異常發現。大腸激躁症就屬於這類疾病
事實上,包括胃脹氣、消化不良、胃酸逆流、胃潰瘍等許多腸胃症狀或疾病皆源於腸道內的菌叢異常,也就是說,腸道內的壞菌太多,而可以保護腸道促進消化的好菌卻不夠,追根究底,原因則與腸胃道免疫功能降低、長期服用某些藥物、甜食、與飲食中的毒素等有關,要根本治療,就必須從這些問題來著手。
另一方面,慢性腸胃功能障礙可能只是某些嚴重的進行性疾病的初期表現而已,如果疾病持續進行,可能會出現長期疲勞、或各種過敏性疾病、或青春痘、或關節痠痛、或失眠、或焦慮、或經常性口瘡、或肝功能異常、或內分泌異常、或肥胖、或抵抗力減退等症狀,此時,慢性食物過敏、腸漏症(leaky gut syndrome)、或是麩質敏感性腸病變(或腹腔疾病,gluten sensitive enteropathy or celiac disease)、甚至重金屬蓄積,都是需要列入鑑別診斷的。
常見的胃脹氣可以做簡易的舒緩運動蹲下抱屈曲雙腿,將大腿貼近肚子,有助於腸胃消化、解除胃部悶脹感。脹氣時多走動,讓腸胃保持彈性,能更好排氣。
慢性胃脹氣、嗝氣、胃食道逆流、便秘、排便次數增加或常拉肚子、大腸激躁症等症狀,都屬於功能性的腸胃疾病。
腸胃處方藥主要透過強迫蠕動或抑制蠕動、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等等來對抗症狀。可想而知,對抗症狀並不是處理病根,只是製造症狀緩解的假象,因此,對於若干自己會復原的急性腸胃炎或暫時便秘可以立即達到紓緩症狀的效果,但對於慢性脹氣或大腸激躁症等功能性疾病,只能「天天吃、不中斷」來持續製造假象,結果卻是越吃越沒效,越吃越嚴重。尤其胃酸逆流的人,胃液酸度大多不足,當醫師處方質子幫浦抑制劑等所謂「要做胃鏡才能給處方」的藥物來讓胃酸完全消失,不但會使脹氣更惡化,更會引發一連串的營養失衡的疾病。
胃鏡和大腸鏡只能觀察腸道內的表象,看看有沒有發炎或潰瘍或腫瘤,但並不能告訴醫師們所有疾病的根本原因,即使做了切片也是一樣,就好比皮膚科醫師可以拿放大鏡把異位性皮膚炎或慢性蕁麻疹患者的皮膚看得清清楚楚,切片也很容易,但卻沒有辦法治癒它們。
功能性腸胃疾病源自腸道免疫力下降、腸道菌叢異常、營養失衡、自律神經失調所致,再追根究底,則與體內毒素的累積有關,而促發因子包括壓力、大量甜食與麵食、長期服用藥物、腸道感染等等。要處理病根,就必須從這些問題來著手。 另一方面,慢性功能性腸胃疾病可能導致肩頸僵硬、頭暈、痠痛、心悸、胸悶、焦慮、失眠、內分泌異常、抵抗力下降、皮膚過敏等等諸多症狀,甚至引起癌症,所以千萬不能輕忽。
1.揉按腹部: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欲。
有胃痛困擾的人最好還要養成運動習慣,一個星期中盡量找出2~3天來運動。因為運動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提高新陳代謝,幫助胃腸蠕動,一些運動姿勢還可以預防胃部不適。話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七分養應該在三分治的基礎上進行,每天兩杯鄭9味欣謂茶,養胃的同時兼顧調理脾臟及相關臟腑,緩解胃部不適等。
2.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規律飲食: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於消化腺的分泌,更利於消化,常飲 鄭9味欣謂茶,可以利於保護胃黏膜和提高其防禦能力,並促進局部病變的修復。
4.多喝九味欣謂茶,能幫助調理體內氣機,理氣和胃,對於胃病的恢復起到了良好作用。
時還要註意的就是調養,胃潰瘍是容易反復的,其病情在治愈上也是較慢,所以患者要註意調理控制疾病反復,幫助胃粘膜恢復,特別是在飲食上患者要註意。生活中胃潰瘍患者的飲食主要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但同時也要註意蛋白質和維生素的補充。
5.中脘穴改善胃凸、胃賬;天樞穴促進腸胃蠕動;水分穴強化水分代謝;關元穴緩解胃痛。
1、常喝粥湯:如果腹中脹氣,胃裏覺得灼熱,可以頻頻而少量地進食米湯、大麥湯或稀的粳米粥、大麥粥。
2、喝點稀醋:若是消化不良引起的脹氣,可以每天飲兩三次稀醋。將一湯匙米醋加入一杯冷開水中,調勻服下。每天清晨喝一杯檸檬水,也有一定作用。
3、多做運動:若無大病、重病,出現脹氣後,應該增加運動,如快步行走、做體操、收腹等。